巴巴多斯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这是一场民意和私利的对决,英国民
TUhjnbcbe - 2024/3/15 21:48:00

刚刚结束的英国大选是一场“民意”和“私利”的对决,英国民众用“选票”做出了选择。再次说明:“民意不可违”。

据环球网13日援引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消息。12月12日,英国大选如期进行,其结果已经“出炉”。在两大传统**中,得票是“此消彼长”。英国保守*获得了个议席,而工*仅获席,苏格兰民族*48席,自由民主*为11席。在总共个议席中,保守*获得了绝对优势,不仅无需再联合组阁,而且在今后的重大议题上也将占据主导地位。

与其说这是一次大选,不如说这是英国的第二次“脱欧”公投。年6月23日,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主导了英国“脱欧”公投。尽管只是微弱多数,但“脱欧”成为了英国*府绕不过去的“坎”。从此,英国上至王室,下至普通民众,特别是**和议会这样的精英阶层,均陷入了“脱欧和留欧”的争议之中。正因为此,卡梅伦也成为了“口诛笔伐”的对象。其实,尽管“贵为”首相,但在事关英国的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上,卡梅伦将选择权交给了英国人民,又何错之有?毕竟,英国民众才是英国真正的“主人”。

有关于“脱欧或留欧”的争议和矛盾,可谓是旷日持久而又“不可调和”。不仅支持和反对脱欧的民众针锋相对,而且使保守*连续倒下了卡梅伦和特蕾莎·梅这两任首相。这时,一个不修边幅,并被视为“不靠谱”的鲍里斯·约翰逊站了出来。也许每遇特殊时期总会有特殊人物出现是一种“定数”,正因为约翰逊的“特殊”,所以更容易引起巨大的“争议”。关于约翰逊的不同评价再次证明了这种“现象”。有人说,鲍里斯将把英国带向“不归路”,但也有人认为,约翰逊是英国国家命运十字路口上出现的非凡人物,他的未来成就和作用将不逊于丘吉尔和撒切尔夫人。就是在这种争议中,鲍里斯·约翰逊经过6轮选举于7月24日正式入住唐宁街10号。

年脱欧公投后,面对争议,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选择了辞职。于是,人们将希望寄托在了继任者特蕾莎·梅身上。特蕾莎·梅在任内阁大臣期间曾以稳重而又强硬著称。因此,有人将她称之为“铁娘子第二”(第一为撒切尔夫人)。然而,特蕾莎·梅的表现却令人失望。特别是在脱欧问题上,可谓是“首鼠两端”(保守*议员语),面对工*的“捣乱”,可以说是“束手无策”。由于特蕾莎·梅的瞻前顾后,使脱欧之争成为了英国国内矛盾的“催化剂”。不仅纷争不断,而且还使英国本土面临分裂的危险。由于脱欧议题连续三次“闯关”失败,无奈之下,特蕾莎·梅于今年5月份黯然辞职。

约翰逊是一个坚定的脱欧派,而正是这个“坚定”,使他如愿以偿的当选了英国首相。很多人“误读”了约翰逊的“硬脱欧”方案。有人认为约翰逊是“一根筋”,说他“不着边际”。说他的“硬脱欧”将导致英国解体,将使英国从此一蹶不振。有人说他的言行奇葩,大嘴无咧,颇似另一位“不靠谱”,不适合出任一国之领导人。其实,约翰逊并不缺乏智慧。试想,一个牛津高材生,一个凭借自己的努力37岁成为议员,44岁就任大都会伦敦市长,而且连任两届之人,会缺乏智慧吗?可是,既然明知硬脱欧不可为,可约翰逊为什么还要“偏向虎山行”呢?其实,“硬脱欧”只是约翰逊的“策略而已”!

从年6月23日脱欧公投,到约翰逊年7月24日接任首相这三年时间里,“脱欧议题”已经严重“撕裂”了英国社会。不仅是英国的严重危机,同时也更加不利于英国的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如果任由“争论”继续,英国的国际金融三大中心之一的地位将不保,英国在国际上的*治地位和存在感也都将“不再”。毫不夸张的说,英国已经到了国家命运的“十字路口”。正如债务已经使美国到了国家命运的十字路口一样。如果再坚持*治正确的话,英美这两个国家都将会“不可逆转”的衰落。很多人并不能真正理解英美为什么会在几乎在同一个时期出现两位“不一样”的领导者,其实,这恰恰说明了两国民众的“成熟”。显然,这是他们“自救”的方式。

其实,约翰逊并不是要真正的“硬脱欧”。他只是以这种方式来达到“止戈”的目的。他是在“倒逼”。他是在借助民意使工*和脱欧反对者“闭嘴”。你可以说约翰逊的“硬脱欧”是破釜沉舟,也可以说是他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策。这个道理很简单,一是英国民众拖不起了!二是欧盟也拖不起了!事实上,此次选举结果证明约翰逊“*赢了”。而此次选举结果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民意不可违”。在这次选举中,强烈反对脱欧的自由民主**魁乔·斯温森居然连议员都没有选上。而在这次选举中倒下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就是工*领袖科尔宾。

工*在这次英国大选中仅获个议席,创造了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最差记录。直白的说,工*的失败,其责任应归咎于*首查里米·科尔宾。当然,“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也是他们在为自己的“激进”而买单。或者说他们被科尔宾的“激进思想”忽悠了!布莱尔和布朗是工*的前两任首相,在科尔宾被工*的“狂热者”拥戴为领袖后,这两位曾经的英国首相感慨说:“科尔宾的当选意味着工*将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没有执*机会。”果不其然,工*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惨败”。科尔宾是一位“社会激进派”,他是阿尔巴尼亚霍查思想的“追随者”,他主张“完全公平”,他主张废除王室和国有化,他主张对富人“多收税”,他主张世界大同(移民不设限)。他的这种思想在一部分人中间具有“鼓动性”,因此被狂热者“拥戴”为工*领袖。不过,也有专家指出科尔宾的思想不具有操作性。主要有以下几点。(1),自相矛盾。比如,科尔宾主张“完全平等”,可是,同时又主张向利润者“多”收税。这一个“多”字使“平等”成为了“名词”。(2),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比如他主张“不能有富人存在”,那么,谁还愿意“创新和创造”呢?(3),不切实际。英国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是民主宪*的“鼻祖”,是具有历史传承的国家。而在这个基础之上却还要毁掉这个“基础”。可能吗?

其实,科尔宾的失败并不完全是他的思想原因。而是他在脱欧问题上的做法实在不能让人恭维。科尔宾原来是个顽固的“疑欧和反欧”(怀疑和反对欧盟)派,可是,为了反对保守*,他却又力挺“留欧”了!因此被指“为了反对而反对”。最主要的是“只反对而不提出自己的方案”。不提出自己的方案也就罢了,他是“既想当首相,而又不同意选举”。其表现形式就是“整垮保守*”,然后在“非常情况下工*自动上台”。他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他明知在选举中,工*不可能凭“本身”上台。因此,有英国专家认为科尔宾是要“颠覆”英国的*体制度。因此在和约翰逊辩论时,面对约翰逊:“科尔宾先生,您阻碍脱欧,但您又反对欧盟;你否决脱欧方案,却又不提出方案;你反对保守*执*,但又不同意大选。请问,您到底想干什么?”的质问时居然顾左右而言他。试想,科尔宾不输才怪。所以说,工*惨败的责任理应由他来承担。科尔宾还算有“自知之明”,在此次大选民调出炉后,科尔宾表示将不再谋求下任工*领袖的职务。

对于英国民众为什么会选择脱欧的问题,有不少域外国家的民众并不能够理解。其实,英国民众选择脱欧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对现实的不满。既有战略考量,也是英国民众的个性使然。从历史来说,英国一直都是以“岛国”自居,他只在欧洲大陆出现“极端情况时”(有太强的国家出现或欧洲大陆被域外威胁时)才会“出面”。即所谓的“离岸平衡*策”。显然,现在法国和德国有借助欧盟而“强大”之势,所以,根据“离岸*策”的原理,英国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说,如果英国再继续留在欧盟的话(英国本来就是后加入欧盟的),其经济和贸易将逐渐失去自己的特色,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必然不保。慢慢地,英国也就失去了“自我”。从社会能动性来说,由于欧盟的*治意义逐渐增强,其欧盟内部之间在互通“便利”的同时,也滋长了“大锅饭”势头,成员国以及国民的“能动性”在降低。希腊的债务危机,意大利的一蹶不振,西班牙财*的捉襟见肘都是“佐证”。所以,英国民众不愿再为了*治正确而“买单”。

对于脱欧后英国的战略问题,约翰逊已经说的“很清楚”。那就是:“脱欧并不是离开欧洲,而是要和欧盟建立新型的包含*治,经济和安全的全方位‘双边关系’”也就是说,约翰逊将使英国在未来与世界建立“四层”关系。即与美国的关系;与英联邦国家的关系;与欧盟的关系;与世界其他国家或经济体的关系。约翰逊的未来战略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利用英国的“资源”重振英国。这个“资源”特指英联邦国家的“历史渊源”。不少人忽略了英联邦目前依然是世界上最大且最独特的“集团”这个事实,忽略了目前仍然有16个国家视英国女王为国家元首这个事实。所以,即便是如一些人“担心”的苏格兰,北爱尔兰会分裂,那也只是影响英国的本土,而苏格兰和北爱尔兰仍然会是英联邦。从历史渊源来说,它们在关键问题上,依然会毫不犹豫的维护英国的利益。这绝不是靠“想当然”所能改变的。

至于英国的未来,无非有两种可能。一是依靠原有的资源,继续保持其在*治上的影响力,成为一个不被忽视的国家。二是逐渐沦为一个平庸但富裕的国度。其实,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角度来说,做一个平庸而又富裕的国度亦无不可。因为,民众能够幸福的生活才应该是每一个国家的追求方向。可以毫不讳言的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靠“好勇斗狠”而立足的现象会逐渐“势微”,人类也终将会进入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普世社会”新阶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是一场民意和私利的对决,英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