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要闻
TOP1山东率先出台“两高”建设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山东省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试行)》,从“两高”行业源头控制入手严把新上项目的碳排放关。
根据《办法》,我省16个“两高”行业的上游初加工、高耗能高排放环节新建投资项目纳入管理范围,拟建项目新增碳排放量需由其他途径落实替代源。替代源的碳排放量按行业确定1.2或1.5的替代比例,确保我省“两高”项目碳排放总量只减不增。据悉,我省是全国第一个出台“两高”行业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的省份。
TOP2山东提出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日前印发《关于做好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提出建设20个以上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40个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展示基地。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
通知提出,指导推动各地根据秸秆资源禀赋和农业发展实际,因地制宜选择秸秆利用方式。推进肥料化利用,提升耕地质量。推进饲料化利用,发展畜牧产业。推进能源化利用,助力节能减排。推进原料化利用,培育富民产业。推进基料化利用,壮大食用菌产业。探索尾菜资源化利用方式,改善农村环境。
TOP3山东海洋集团进军国际LNG运输船市场
5月10日,山东海洋集团首艘13.7万立方米LNG运输船(山东君博轮)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西班牙港顺利接船,并随即交付壳牌集团执行为期6年的期租租约,为其提供全球LNG运输服务。
本次交易标志着山东海洋集团进入国际LNG运输船市场,成为国内首家向壳牌集团提供LNG运输服务的航运企业,同时,山东海洋集团也成为我省首家运营大型LNG运输船的企业,填补了省属企业在LNG运输领域的空白。
资本动向
TOP1发改委:吸引优质生物企业在主板和科创板上市
5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将加强生物企业上市培育,进一步加大对生物企业在境内资本市场上市的支持力度,吸引优质生物企业在主板和科创板上市。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中小生物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支持银行研发更多与生物经济特点相适应的信贷产品。
《规划》提出,到年,生物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科技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新跨越,生物安全保障能力达到新水平,政策环境开创新局面。
TOP2两部委鼓励外资投向制造业
国家发改委网站10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就《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年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主要修订内容:一是持续鼓励外资投向制造业。全国目录新增或扩展元器件、零部件、装备制造等条目。二是持续鼓励外资投向生产性服务业。全国目录新增或扩展专业设计、技术服务与开发等条目。三是持续鼓励外资投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中西部目录根据各地劳动力、特色资源等优势和招商引资需要,新增或扩展了有关条目。
TOP3多重信号显现,知名私募“空翻多”
日前,多位知名投资人明确发声看多A股。半夏投资创始人李蓓此前一直对市场保持谨慎看法,股票上几乎维持零仓位,但开始罕见唱多,她直言:“做多A股,买入中国制造。”此外,二十多年老将朱雀基金总经理梁跃军也发声:“市场处于底部区域,抱紧优质公司筹码。”
种种迹象表明,A股正处于底部区间,具体来看,包括股债性价比处于高位,机构股票仓位整体处于低位,权益基金发行陷入冰点,多只基金创下历史最大回撤等。
产业风标
TOP1合成生物迎来高光时刻
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合成生物学多次被提及,覆盖医疗健康、食品消费两大领域。
规划提出,发展合成生物学技术,探索研发“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实现食品工业迭代升级,降低传统养殖业带来的环境资源压力;推动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突破生物制造菌种计算设计、高通量筛选、高效表达、精准调控等关键技术,有序推动在新药开发、疾病治疗、农业生产、物质合成、环境保护、能源供应和新材料开发等领域应用。
TOP2豆粕价格回落,新一轮“猪周期”或迎拐点
今年饲料价格大涨,一度倒逼生猪养殖企业纷纷为自家养殖的猪“改食谱”。不过,近期伴随豆粕价格明显回落,生猪养殖企业面临的饲料成本压力有所缓解。
据了解,随着饲料价格回落,猪价回升,当前生猪养殖企业利润好转。多位资深研究人士认为,据此前农业农村部公布的能繁母猪数据推算,当前新一轮周期拐点或已出现,未来猪价仍将震荡上涨,生猪养殖企业利润将继续增厚。
TOP34月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同比下降35.5%
据乘联会数据,年4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2万辆,同比下降35.5%,环比下降34.0%,4月零售同比与环比增速均处于当月历史最低值。1-4月累计零售.7万辆,同比下降11.9%,同比减少80万辆,其中4月同比下降57万辆的影响较大。
4月自主品牌零售48万辆,同比下降19%,环比下降37%。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5万辆,同比下降42%,环比下降24%。但是,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获得明显增量,头部企业表现优异,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和奇瑞汽车等传统车企品牌份额提升明显。
(编辑:张广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