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多斯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月是故乡明福州烟台山等待与世界游子的团圆
TUhjnbcbe - 2021/8/20 2:55:00

sefd

拥有开埠历史的福州,作为著名的侨乡,华侨遍布世界各地,多达余万人。美国、日本、印尼、马来西亚,甚至如巴巴多斯、马绍尔、安提瓜和巴布达、塞拉利昂等稍欠发达的国家、偏僻地区,都有他们曾经往来于福州,来往于烟台山的足迹。

故乡是记录生命最美姿态成长的地方。

▲绿树成荫的立新路(池志海摄)

曾经在烟台山生活,后来旅居国外的人们,虽然从小在“洋生活”的耳濡目染中长大,但身处异国他乡,对家乡的爱却更是深沉。

百年前,许多旅居国外的“老仓山”们,循着烟台山的石板路,安静地生活。五口通商后的轮船鸣笛声,带来各地的来访者,世界的风潮涌入,烟台山的静谧开始与全球的繁华交织。

万国友人的到来,促进烟台山形成开放包容的思想,宽阔的眼界,与外国人结婚、出国经商、移民等其他中国地区眼中的“奇事”,也纷纷上演。烟台山的华侨文化也从那时候开始绵延,居美华侨“姆衣王”和福州“皮方王”的友情,也在烟台山被传奇地连接起来。

▲“姆衣王”故居(图片源自网络)

年后,随着洋人的增多,烟台山开始出现专门为外国人做衣服的服装店。那时候,多代家人都是缝纫高手的林姓家族,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经验,很快就学会了制作洋装。

而林氏家族眼光独到,专门根据外国女人喜好,结合中国元素,设计出创新的洋装,很快便生意兴隆,有了“姆衣王”的称号。

发家致富以后,林氏在烟台山买了地,请来当时小有名气的洋人设计师,盖了在那时候颇为时髦的三层红砖洋楼,也就是如今亭下路64号、66号、68号。

▲“姆衣王”传人林茂生(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世纪40年代末,10多岁的林茂岁家人到香港定居,而后移民美国。后来,他开了一家以英国高档服装店的时装街命名的“摄*王”西服店。律师、高级白领都是他的客户,最便宜的衬衫也在美元以上。

▲“姆衣王”传人在美国的作品(图片源自网络)

年,林茂生在纽约图书馆遇见一位老者,莫名地感到亲切,上前用中文询问:“你是中国人吗?”对方点点头。林茂生又问:“中国哪个省的人?”对方说:“福建福州人”。这一下,异乡碰见老乡,两人的话匣子一下便打开了。

原来,这位老人名叫齐忠隆,家里世代经营熟皮加工生意,也就是将生牛批加工成各种制作皮具的材料,福州人称“皮方”。清朝,福州牛皮箱、牛皮鞋和牛皮枕都名扬全国,齐忠隆的祖上就是福州“皮方王”。

定居纽约几十年的林茂生,长久以来的乡愁找到了知音,他沿着自己模糊的记忆,把儿时美国领事馆下的红砖房描述给齐忠隆听,希望齐忠隆回国能帮忙找寻,在有生之年再见到养育自己的故乡的模样。齐忠隆想着自己家的山坡上就是美国领事馆,对面也是一排洋房,便对林茂生说:“我回去就帮您找找。”

▲原美国领事馆-爱国路2号(旧鹤龄路)

来源:哈佛大学图书馆

回到福州,齐忠隆按照老先生的记忆四处寻访。当有一天他打听着“姆衣王”的住家时,住在他隔壁的百岁翁老太听见了,便笑着说:“别找了,你现在住的那幢三层楼,就是‘姆衣王’盖的那三座楼中的一座。”

▲“姆衣王”故居,现亭下路洋衣坊(池志海摄)

原来,年,因为大利嘉城建设,原本住在五一新村一带的“皮方王”一家,一眼就看上了亭下路68号,用可安置的新房与他人置换下这个旧居。齐忠隆将“姆衣王”故居的照片寄给林茂生,圆了他对故乡的梦,“两王”的友情延续至今。

▲齐忠隆与母亲张珠玉合影于亭下路68号(图片源自网络)

“姆衣王”和“皮方王”的传奇故事,只是众多侨乡同胞的缩影。在开埠历史带来世界交融的烟台山,许多人因历史和社会的变革,带着家乡的传统与文化离开了祖国,一生未归。在他们的心底,一直有着与烟台山的团圆梦。

如今,祖国经济繁荣,家乡与世界各处的距离也不再遥远,烟台山的怀抱依然对世界的游子敞开着,希望他们有朝一日,能回到这片故土,再感受一下闽江的微风,再走一走生活过的街巷,拥抱故乡的等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月是故乡明福州烟台山等待与世界游子的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