鳕鱼估计大部分人都吃过,不论是中式海鲜还是日本料理,鳕鱼的清淡口味正逐渐被国人熟知和接受。
与亚洲太平洋沿岸诸国不同,鳕鱼一直都是欧美最为重要的食材。远在中世纪的欧洲,因为鳕鱼少油,风干即食以及群居易捕捞的特性,维京人已经开始大规模捕食,并作为他们长期海上盗猎的主要食物储备。冰岛虽然纬度高,但是由于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使得小岛气候较旁边的格陵兰岛更为温暖,与此同时,东格陵兰寒流从北部流过,寒暖流的交汇处定有大渔场,富有冒险精神的维京海盗们,拖着一船鳕鱼干,深入大洋,追寻猎物,在海上漂泊数周后,最终发现了这个鳕鱼资源丰富且宜居的小岛。
维京战船
由于欧洲教会会定期举行斋戒,限制信徒的饮食,但是,风干后的鳕鱼,被特许作为斋戒期间唯一能食用的肉类“冷食“,再加上价格亲民,逐渐成为了整个欧洲教区最为炙手可热的美食。
大航海时代的开启,既是欧洲商人对东方世界的痴迷,也是对远海鳕鱼的追逐,捕猎鳕鱼的范围逐渐从冰岛附近拓展到了加拿大纽芬兰地区。随着“五月花”号在美洲的登陆,英国人发现,新英格兰地区(近美国波士顿附近的东北海岸),不仅盛产鳕鱼,而且有肥沃的土地耕种,于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开始了大规模的移民定居活动。
鳕鱼贸易路线
大航海开启了大殖民,满载鳕鱼的新英格兰商船,从波士顿启航,前往非洲西海岸的佛得角群岛交换黑奴,再驶向拉美的巴巴多斯群岛,将黑奴交易给那里的大农场换取蜜糖,最后返回波士顿。这条由鳕鱼而产生的海上贸易线,给非洲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增加其人口,给拉美带去了充沛的劳动力,也给波士顿换回了大量财富。
由于北美经济区的迅速崛起,使得英国本土产生了危机意识,连忙成立大不列颠发改委,打着维护帝国的旗号,制定出一系列贸易壁垒*策。增加了关税的同时,禁止了北美独立同法属殖民地交易的权利,使得鳕鱼严重过剩,北美经济停滞,同时需要购买高关税的英国商品。
终于,不满在年爆发,由关税引起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最终导致了美国独立革命,英美从此分家置业,貌合神离。
波士顿倾茶事件
处在维京文明圈的冰岛先后受到挪威和丹麦的控制,直到年才正式独立。刚独立的冰岛依靠捕捞鳕鱼为经济支柱,渔业扩张产生对海权的迫切需求触怒了它的邻居——二战胜利者——英国。
年到年,二十年间,冰岛与英国同发生了三次小规模的冲突,由于两国都在北约的框架内,冰岛的警察、渔民联*并不惧怕英国皇家海*,英*也投鼠忌器,并不敢真与它开战,北约各国也各怀怪胎,喜闻乐见英国被削弱海权。就这样,冰岛版的“三国干涉还辽”频频上演,属于冰岛的禁捕区也从12海里扩展到海里,也是目前海洋公约中海里经济专属区的由来,可以说,冰岛的抗争对于渴望海权的小国来说,功不可没。
英冰鳕鱼战争
从某种角度来看,日不落帝国因鳕鱼贸易而盛极一时,维京人因鳕鱼资源而安居世外桃源,最终,两个国家又因鳕鱼而凶终隙未,剑拔弩张。
最后,欧洲杯中输球的英格兰队和它的球迷并没有闹事,似乎老老实实地打包回家了,可能是之前被俄国佬教训怕了,也可能是维京人的怒吼声,让他们丧失最后的勇气。
历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