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多斯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北京麦子店街道花式治理
TUhjnbcbe - 2023/3/2 8:18:00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8720481.html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道中外居民参加过大年活动国际化社区是北京建设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单元。

文/徐颖

怎么参加中国老年人举办的舞蹈、歌唱之类的业余活动?去哪里可以学习太极拳?共享单车乱停放的问题要怎么解决?

这是在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道国际社区服务中心,来自巴巴多斯的格兰达、来自肯尼亚的埃耐斯特·奥米诺、来自巴基斯坦的萨米阿等7位外籍居民接连抛给麦子店街道办事处社会事业发展科科员叶超的问题。

麦子店街道是北京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来自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余名外籍居民约占当地常住人口的25%。近年来,随着外籍居民越来越多,麦子店一直在探索国际化社区建设。而这里,只是北京多个国际化社区的一个缩影。

北京市人民*府外事办公室人事处处长伍琦说,社区是城市的最小细胞,是世界接触北京最直接的窗口。“从这个层面来说,国际化社区是北京建设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单元。”

“童子鸡”的翻译

麦子店街道的国际化,始于北京申奥成功之后。麦子店街道副主任刘丹告诉《环球》杂志记者,当时已经开始有外籍人员陆续入住麦子店,这一变化要求社区治理做出改变。

年,社区出台了《麦子店街道国际化社区建设规划纲要》。当时的主要任务侧重于抓硬件、改环境,具体体现为不断加强社区安全建设。年,麦子店社区被世界卫生组织吸纳为第个安全社区网络成员。

只是硬件升级,并不能满足社区外籍居民的现实需求。尤其是,随着外籍居民日益增多,要让中外居民和谐相处、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社区的软环境建设亟待改善。

奥运会再次成为契机。叶超介绍说,年北京举办奥运会之际,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敲门,第一次把介绍麦子店街道外文图书馆的外语传单派送给外籍居民。

奥运会之后一年,为了建立与外籍居民直接沟通的渠道,街道相继聘请了辖区内三位有旅居世界各国经历的外籍友人担任麦子店地区国际化社区建设顾问。

起初,顾问们的工作颇为基础,其中之一是参与双语牌匾标识整改,优化街道的双语环境。

~年,麦子店街道累计完成辖区13条街道块双语牌匾标识的建档工作,累计校对错误牌匾64块。

在这一过程中,外籍居民开始逐渐融入当地社区。

“当时的一位社区顾问杜大卫,在美国退休后来到北京任教。他非常热心地参与社区工作,不但逐一查看双语牌匾,进行现场纠错,还帮助街道的餐馆进行中英菜单的翻译校对。”叶超说。

杜大卫曾因为“童子鸡”这个菜名特别挠头,他想将其翻译为“pullet”(科学名词,意为生长不到一年的母鸡),可咨询了一些美国朋友后,发现连他们都不熟悉这个词,他便建议餐馆使用了“youngchicken”(直译为“年轻的鸡”)这个译法。

*员驿站

对于社区工作者来说,提高社区的国际化水平,让外籍居民融入当地,也源自自身的工作需要。

紧邻首都国际机场的北京市顺义区空港街道也是北京市外籍人口居住较为集中的区域,街道下辖18个社区,外籍人口人,来自英、法、美、德等60余个国家。

左绮所在的天房第二社区是北京最早的中央别墅聚集区。她是空港街道天房第二社区*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九年前,左绮刚开始在这里开展工作时,别墅区的外籍居民和物业公司对居委会并不太理会,当时居委会连开展采集居民信息等基础工作都不容易。

不过,在社区的*员驿站,左绮发现了工作的切入口。这里汇聚了物业公司、附近商圈的商户以及业主中的流动*员,其中一些人既有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又与外籍居民有频繁的日常交往。

北京裕京新世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物业经理王艳就是其中之一。她所服务的小区半数居民是外国人,王艳就成为外籍居民和社区沟通的重要渠道。

“尽管只有十多位*员,但我们的交流非常频繁,有时一个月开几次会,经常一起为社区各项工作出谋划策。”左绮说。

王艳说,居委会为中外居民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比如,防汛期间排水倒灌的问题、周围缺少休闲座椅的问题。现在,很多小区里的外籍居民都非常认可居委会这个机构,了解到这是为居民服务的机构。

现在,通过与物业公司建立联系,在服务好外籍居民的同时,采集居住情况信息,建立外籍人口数据库并根据外籍人士居住地点、时间长短、职业不同进行统计登记,全面掌握外籍人员情况,实现动态化管理,对左绮来说已经不再是挑战了。

意大利21人、新加坡66人、瑞士10人……左绮在居委会的走廊里做了一个长长的白板表格,把居委会管辖范围里每个国家的人口数量都做了具体统计,并及时更新。

“花式”活动

左绮发现,外籍居民对文化、体育活动特别感兴趣。这成为他们打开工作局面的一个重要窗口。

近几年,居委会举办的回迁户与外籍居民共同参与的包粽子活动、迷你马拉松比赛等都得到了积极响应。年春天举办的迷你马拉松活动,有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匈牙利、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新西兰、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共计余名外国朋友参与。

聘请外籍居民当顾问后,麦子店也尝试了各种“花式”活动。

刘丹介绍,近些年,麦子店街道增设了麦子店汉语学堂、外籍居民国画班、太极拳班等涉外社区服务。

以汉语课堂为例,自年4月至今,麦子店街道开展了13期培训,共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余名外籍居民报名参加了汉语培训和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项目,每年的汉语培训达人次。

“汉语培训项目作为麦子店街道开展涉外服务工作的载体,已成为辖区中外居民互动、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和平台。”刘丹说。

格兰达告诉记者,尽管她才来中国半年,但加入汉语培训班之后,她不仅认识了很多朋友,还学会了中文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对她来说,融入社区并不困难,她很乐于向国外的家人和朋友们分享北京的故事。

人才是最大短板

建设国际化社区,街道社区普遍面临一大短板:十分缺乏具备优秀外语能力的工作人员。

在麦子店街道,与外国驻华使馆的官员、外籍居民打交道的主力人员是叶超。对于对外经贸大学毕业、英语流利的她来说,在基层工作十年,月薪元的工资并不算有吸引力,以至于街道领导总怕她被“挖走”。

北京市*府外办人事处处长伍琦说:“目前,北京市国际化社区发展还不均衡,社区人才队伍整体布局还不够合理,数量和质量均有待提高,特别是能为国际人才提供高品质服务的优秀社区工作人才还不足。”

基于此,年开始,由北京市委组织部、市*府外办和市委社会工委共同举办的国际化社区人才的培训班已连续举办两届,目的就是在新形势下加强涉外服务人才培养、优化涉外服务软环境,进一步提高北京市国际化社区人才的专业素养、提升国际化社区的建设管理水平。

据具体负责培训班组织工作的市*府外办干部管虎元介绍,培训内容既有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规划解读、国际视野下的中外社区治理比较、美国中小城市管理制度研究等宏观理论课程,又有国际化社区应急管理、上海国际化社区治理情况分析、公共外交与讲好中国故事、涉外礼仪、在京外籍人士居留和工作许可相关规定解读等实用课程。

参加了第二届培训的顺义区空港街道社工科副科长杨川川说,在涉外礼仪以及如何与外籍人士沟通方面,培训带给她很多收获。“比如,培训教授了我们如何回答‘中国人真的吃狗肉吗’‘中国人为什么都数学好’等许多这类问题。”

来源:年8月07日出版的《环球》杂志第16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麦子店街道花式治理